English

在赈灾募捐的日子里

1998-08-22 来源:光明日报 郭良鹏 我有话说

中央电视台、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总会8月16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的大型赈灾义演晚会在全世界亿万炎黄子孙中掀起了向灾区捐款赠物的热潮,设于中华慈善总会的募捐中心,成为了人们瞩目的地方。

18日下午,当笔者来到中华慈善总会时,首先看到的是门外满载物资、川流不息的车辆,忙的容不下给人立脚的地方。笔者挤到一辆标有“北京化工实验厂”字样的小货车前,向驾驶室中一位汗流浃背的师傅问到:“师傅,热吧?”他憨厚地一笑,顺手抹了把额头,说:“这是给灾区拉的堵水用的编织袋,就当咱也是抢险吧。”笔者接着问:“厂里效益好吗?”“再困难也比灾区强呀”。告别了司机师傅,进入募捐现场,映入笔者眼帘的是摩肩接踵、秩序井然的群众和紧张忙碌的义务工作者,一群大学生模样的志愿者正在热火朝天地往车上装捐赠物资,刚想对他们进行采访,他们冲笔者连连摆手谢绝,因为后面还有一大堆工作在等着他们呢。

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从捐款台前传来,经过笔者了解,原来是中关村一小的一个学生,在往募捐中心打了好几次电话都没有打通之后,今天专程和妈妈挤公交车赶了过来。他想亲自问一问,灾区的小朋友现在怎么样了。他最关心的是:快开学了,灾区的小朋友还能不能按时回到课堂。他一个劲儿地叮嘱记者在报纸上帮他登一句祝福的话:“愿灾区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在9月1日重返校园。”告别了可爱的小学生,笔者追上两个捐过款欲走的年轻人,他们自我介绍说供职于一家不太景气的小公司。水灾发生之后,别的单位都在组织捐款捐物,他们公司没有工会,同事们就委托他俩儿直接把钱送到了这儿来。他们一再表示:“只要灾区需要援助,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尽力而为。”重新踏入大厅时,刚好碰上有几个电视台的记者在采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只听老妈妈说到:“不用采访,我只是来替儿子尽一份心意的。”原来,老妈妈的儿子是赴美留学的一位博士研究生。当从新闻报道中得知祖国发生了特大水灾后,他连夜打电话回国,委托母亲把他平时打工节省下来的两千美元捐献给灾区。老妈妈接到电话后,今天一大早儿就去银行取出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自己又加上一百块钱,凑足1.5万元整送到了募捐中心。有人问老妈妈:“您儿子还没来得及孝顺您,就先把钱捐给了灾区。您能理解吗?”老妈妈听了,一下子认真起来,她一字一句地说:“我支持他。我小时候在山东长大,知道发大水是怎么回事儿。钱应该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我的孩子从小就是这样教育的。”当问及老妈妈为什么不把钱交到所在的居委会时,老妈妈笑了,“那要是让邻居知道了,该多不好意思呀。”采访结束后,笔者问旁边一位电视台的同行对此事有什么感想,她连连摆手,说:“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在他们面前,我实在觉得自己没有议论的资格。”

在募捐中心的秘书处,笔者了解到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像这样感人至深的场景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幕。从8月9日清晨,募捐中心迎来了“捐款第一人”——解放军战士江升元起,相继来到这里的,有年龄相加为160岁的老夫妻、有身患疾病的特困户、有捐钱捐物不留名的下岗女工、还有捐出自己医药费的回族兄弟……许多外地的捐助者也纷纷打来了电话,无论边陲还是塞外,东西南北中的援助通过电波汇集到首都北京,又迅速转给灾区人民。其中,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河南开封的一位老人。老人的名字叫郑祖述,已经退休了22年,靠有限的一点儿退休金生活。14日下午,当他得知为灾区募捐的事情后,毅然将毕生的积蓄1万多元人民币汇往北京,而当时他家的房子还正在漏雨。本来,老人是可以被邀前来参加16日的“赈灾晚会”的,可是,他任何要求都没有提,甚至连老人姓甚名谁都是由当地邮电部门的工作者事后提供的。还有那些可敬的志愿者们,他们中有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也有十六七岁的青年学生,为了募捐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都在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中心有这么一位志愿者,他先是捐出了身边几乎所有的现金,然后又开着自己的车在中心做起了“义务司机”。当笔者问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时,他仅仅说是自己觉得应该为赈灾做点儿什么。

在这里,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人们什么叫“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